题目描述:

小明喜欢在一个围棋网站上找别人在线对弈。这个网站上所有注册用户都有一个积分,代表他的围棋水平。

小明发现网站的自动对局系统在匹配对手时,只会将积分差恰好是K的两名用户匹配在一起。如果两人分差小于或大于K,系统都不会将他们匹配。

现在小明知道这个网站总共有N名用户,以及他们的积分分别是A1, A2, … AN。

小明想了解最多可能有多少名用户同时在线寻找对手,但是系统却一场对局都匹配不起来(任意两名用户积分差不等于K)?

输入

第一行包含两个个整数N和K。

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A1, A2, … AN。

对于30%的数据,1 ≤ N ≤ 10​

对于100%的数据,1 ≤ N ≤ 100000, 0 ≤ Ai ≤ 100000, 0 ≤ K ≤ 100000

输出:

一个整数,代表答案。

样例输入: 5 1 2 3 1 2 4 2 5 5 3

样例输出: 6

再比如,

样例输入:

10 1

2 1 1 1 1 4 4 3 4 4

样例输出: 8

资源约定:

峰值内存消耗 < 256M

CPU消耗 < 1000ms

请严格按要求输出,不要画蛇添足地打印类似:“请您输入…” 的多余内容。

所有代码放在同一个源文件中,调试通过后,拷贝提交该源码。

注意: main函数需要返回0

注意: 只使用ANSI C/ANSI C++ 标准,不要调用依赖于编译环境或操作系统的特殊函数。

注意: 所有依赖的函数必须明确地在源文件中 #include , 不能通过工程设置而省略常用头文件。提交时,注意选择所期望的编译器类型。

问题分析:

​这题就相较于前几题就有难度提升,不在依靠于单一基础算法就能较好的解决问题。

​比赛时,我一开始就认为搜索能解决问题,纸上推演的半个小时才发现有问题,始终是一个NP问题。后来经过分析:这样的策略可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:

  1. 因为当K>0时,若选值为m的点,则应该选上值为m的所有点,依照桶排序的思想,进行优化

  2. 当K=0时,最大选择数=不同值的点的类别数

  3. 依照K值,形成关系链(可以为多条关系链)

  4. 单一关系链中,选择类数和并且不关联的最大一个或几个点,该算法应为动态规划

如图所示:

输入:

1
2
22 2  
2 1 1 1 1 4 4 3 4 4 6 7 7 8 8 8 8 9 11 11 12 13

  • 第一条链最大个数和:4
  • 第二条链最大个数和:8
  • 第三条链最大个数和:2
  • 第四条链最大个数和:2
  • 第五条链最大个数和:1

最大个数和:4 + 8 + 2 + 2 + 1 = 17

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algorithm>
#include <array>

const int N = 100000;
int n, k;
std::array<int, N> num{0};
std::vector<int> link[N];
int node[N];
int num_node = 0;
int num_link = 0; // 关系链数
std::array<short, N> vis{0}; // 1代表已访问,0代表未访问,-1代表点不存在
std::array<int, N> F{0}; // dp F[i]=max(F[i-1],F[F-2]+num[i])
long long tot = 0;

void init() {
std::cin >> n >> k;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
int t;
std::cin >> t;
num[t]++;
vis[i] = -1;
}

}

void work() {
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
if (num[i] != 0) {
node[num_node++] = i;
vis[i] = 0;
}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node; i++) {
if (vis[node[i]] == 0) {
vis[node[i]] = 1;
link[num_link].push_back(node[i]);
int next = node[i] + k;
while (vis[next] == 0) {
link[num_link].push_back(next);
vis[next] = 1;
next = next + k;
}
num_link++;
}
}
}

void dp() {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link; i++) {
F.fill(0);
for (int j = 0; j < link[i].size(); j++) {
if (j >= 2)
F[j] = std::max(F[j - 1], F[j - 2] + num[link[i][j]]);
else if (j == 0)
F[j] = num[link[i][j]];
else if (j == 1)
F[j] = std::max(F[j - 1], num[link[i][j]]);
}
// std::cout << F[link[i].size() - 1] << std::endl;
tot += F[link[i].size() - 1];
}
}

int main() {
init();
work();
dp();
std::cout << tot;
/*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node; i++)
std::cout << node[i] << "->" << num[node[i]] << " ";
std::cout << std::endl;
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link; i++) {
for (int j : link[i]) {
std::cout << j << " ";
}
std::cout << std::endl;
}
*/
return 0;
}

题目描述:

跳蚤国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,每个城市都被打造成了旅游景点。

许多跳蚤想去其他城市旅游,但是由于跳得比较慢,它们的愿望难以实现。这时,小C听说有一种叫做火车的交通工具,在铁路上跑得很快,便抓住了商机,创立了一家铁路公司,向跳蚤国王请示在每两个城市之间都修建铁路。

然而,由于小C不会扳道岔,火车到一个城市以后只能保证不原路返回,而会随机等概率地驶向与这个城市有铁路连接的另外一个城市。跳蚤国王向广大居民征求意见,结果跳蚤们不太满意,因为这样修建铁路以后有可能只游览了3个城市(含出发的城市)以后就回来了,它们希望能多游览几个城市。于是跳蚤国王要求小C提供一个方案,使得每只跳蚤坐上火车后能多游览几个城市才回来。 小C提供了一种方案给跳蚤国王。跳蚤国王想知道这个方案中每个城市的居民旅游的期望时间(设火车经过每段铁路的时间都为1),请你来帮跳蚤国王。

【输入格式】

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n、m,其中n表示城市的数量,m表示方案中的铁路条数。 接下来m行,每行包含两个正整数u、v,表示方案中城市u和城市v之间有一条铁路。 保证方案中无重边无自环,每两个城市之间都能经过铁路直接或间接到达,且火车由任意一条铁路到任意一个城市以后一定有路可走。

【输出格式】

输出n行,第i行包含一个实数ti,表示方案中城市i的居民旅游的期望时间。你应当输出足够多的小数位数,以保证输出的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绝对或相对误差不超过e−9

【样例输入】 4 5 1 2 2 3 3 4 4 1 1 3

【样例输出】 3.333333333333 5.000000000000 3.333333333333 5.000000000000

【样例输入】

10 15 1 2 1 9 1 5 2 3 2 7 3 4 3 10 4 5 4 8 5 6 6 7 6 10 7 8 8 9 9 10

【样例输出】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 10.000000000000

【数据规模与约定】 对于10%的测试点,n ≤ 10; 对于20%的测试点,n ≤ 12; 对于50%的测试点,n ≤ 16; 对于70%的测试点,n ≤ 19; 对于100%的测试点,4 ≤ k ≤ n ≤ 21,1 ≤ u, v ≤ n。数据有梯度。

资源约定:

峰值内存消耗 < 256M

CPU消耗 < 1000ms

请严格按要求输出,不要画蛇添足地打印类似:“请您输入…” 的多余内容。

所有代码放在同一个源文件中,调试通过后,拷贝提交该源码。

注意: main函数需要返回0

注意: 只使用ANSI C/ANSI C++ 标准,不要调用依赖于编译环境或操作系统的特殊函数。

注意: 所有依赖的函数必须明确地在源文件中 #include , 不能通过工程设置而省略常用头文件。提交时,注意选择所期望的编译器类型。

问题分析:

​这道问题真的很难,当时间也很紧,就剩余20分钟左右,考试直接放弃了。现在并没有明确思路,待网上有题解后,有机会再补充。

问题描述:

对于16进制,我们使用字母A-F来表示10及以上的数字。如法炮制,一直用到字母Z,就可以表示36进制。36进制中,A表示10,Z表示35,AA表示370。你能算出MANY表示的数字用10进制表示是多少吗?请提交一个整数,不要填写任何多余的内容(比如:说明文字)

问题分析:

​作为蓝桥杯一贯的风格,省赛时候就有各种水题,国赛也不例外,这种题目甚至不需要编程解决,用excel,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等工具,一般都能解决。

​但为了表述问题解决策略,还是贴出代码以供参考。

问题答案:

1040254

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include <iostream>

int conversion(char t) { // 对36进制的单数字转换为10进制
if ('0' <= t and t <= '9')
return t - '0';
else
return t - 'A' + 10;
}
int main() {
std::cout << conversion('M') * 36 * 36 * 36 + \
conversion('A') * 36 * 36 + \
conversion('N') * 36 + \
conversion('Y');
return 0;
}
0%